【中美解碼】兩大「隱性」障礙 不利中美達貿易協議

經濟脈搏

發布時間: 2019/04/30 09:00

分享:

分享:

  • 執行機制及何時撤稅,只是技術問題
  • 中美互不信任、地緣角力激烈才是大障礙
  • 上述因素下,未能對中美達協議完全樂觀

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和財政部長姆欽今天(30日)將在北京,與中方進行新一輪貿易談判,隨後中國副總理劉鶴將於5月8日到華盛頓繼續談判。外界憧憬這是達成貿易協議前的最後磋商。但事態未必能如此樂觀,因為除了撤銷關稅等細節外,兩國間仍有兩個關鍵難題,恐怕障礙實現簽署貿易協議--地緣緊張、欠缺互信。

美國和中國都說談判取得了進展,包括知識產權保護和強制技術轉讓等問題,但是美國官員私下說協議的執行機制、取消關稅的時間表,仍然是達成最後協議的主要障礙。

執行機制及何時撤稅 只是技術問題

中美關係觀察人士更認爲,美方何時撤銷針對中國的懲罰性關稅,只是技術性問題,並非能解決;障礙中美達成貿易協議的真正關鍵因素,其實是「信任赤字」、和地緣政治殃及貿易。

特朗普政府前年在國安報告中,把中國定位為戰略爭對手後,美方對華的信任不斷尋低,有論者更直言美中之間的不信任,已達到「冷戰」級數。

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和財政部長姆欽今天(30日)將在北京,與中方進行新一輪貿易談判,隨後中國副總理劉鶴將於5月8日到華盛頓繼續談判。

此前媒體報道,美國聯邦調查局(FBI)展開的一項反間諜行動,把多達30名社會科學領域的中國學者拒諸美國門外、不向他們發出簽;而美方近期亦起訴兩名中國人,指稱從事經濟間諜活動涉盜取通用電氣商業機密,這些事例,反映美國對華的不信任,或許已是中美關係正常化40年來最嚴重。

再說地緣政治競爭,重點主要是台海及東北亞,其中尤以台海角力最為白熱化。最新事例是美方證實,兩艘美國海軍驅逐艦本月28日航經台灣海峽,這是美方去年7月以來第7度相類的行動、其中今年以來4次,頻率有增加之勢。

中美互不信任 地緣角力激烈才是大障礙

觀察人士分析,在這種彌漫不信任的中美關係氛圍下,兩國就算能達成階段性的貿易協議,也不能保證這一紙文件能消弭美國與中國間的所有矛盾。

事實上,儘管美國財政部長姆欽早些時候對《紐約時報》說,美中貿易談判正在進入關鍵階段,將之比喻爲於賽跑時「進入最後一圈跑道」。

但美國之音引述一些分析人士指,對兩國很快達成協議、並建立有效的監督機制感到不樂觀。他們認爲,中國多年來政府干預的產業政策以及軍力的增強令美國不安,而美國已經開始對中國的科技公司進行更仔細的審視,並加緊打擊中國的間諜活動,以及限制中國對美國的大學和其它機構的影響,甚至有人將之視爲兩國的一種新型冷戰。

開啟hket App,閱讀全文
訂閱《香港經濟日報》電郵通訊
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,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
訂閱《香港經濟日報》電郵通訊
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,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